收录于话题
今日科协
11月23日,中国科协举办的2024年第十二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细胞治疗——顽疾诊疗新路径”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分别作题为《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报告。
11月22日至24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等主办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交流展示活动包括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作品展示、青少年现场任务挑战、AI创新教学案例交流、人工智能科技公众开放体验等内容。
11月26日,中国电子学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主办的第四届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年会议程发布。会议将于12月7日至8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以“数字未来-智能人机交互的全新时代”为主题。>>点击查看详情
11月24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恶臭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大会以“携手共创、清新家园”为主题。
11月23日至25日,第七届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大会暨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2024年理事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大会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主办,以“迎接智能时代,创新工程教育”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作题为《面向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一些探索》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振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金吉、黄庆学、涂善东等出席大会。
11月23日,中国图学学会主办的2024年全国建筑信息模型(BIM)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龙图杯”启动会及第十三届“龙图杯”颁奖典礼在京召开。
11月22日至24日,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暨内流流体力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致辞。
11月22日至24日,2024第二届中国电气工程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大会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主办,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引领电气新未来”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苏东林、饶宏和焦宗夏分别作题为《高速列车牵引传动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背景下电磁安全问题的思考-从电路思维到电磁场思维》《构网型储能技术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先进航空机载系统未来发展探讨》的主旨报告。
近日,中国力学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首届力学交叉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在线上发表致辞。大会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芮筱亭等多位专家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孟松鹤作题为《力学、交叉、复合》的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郭万林、魏悦广、周又和、郭旭分别作题为《交叉力学-人才成长案例》《力学交叉教育的一点实践思考》《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体会与思考》《关于交叉力学研究特征的若干思考与实践》《从智算力学看数智时代的力学人才培养》的报告。
11月26日,内蒙古科协公布第二届科普内蒙古短视频大赛获奖名单。>>点击查看详情
11月25日,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师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走进上海市嘉定二中,作题为《明天你也会是劳模》的讲座。
11月23日,安徽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的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决赛在安徽省科技馆举办。
近日,河南省科协主办的第七十三期科普中原讲坛在郑州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作题为《回顾航空百年,展望航空强国》的科普报告。
11月23日,重庆市科协和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22届重庆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重庆市举办。
据科技日报11月26日消息,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其中包括大量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恒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AI)蛋白质设计正在走向“更快、更好、更强”。美国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分院和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EVOLVEpro的AI工具,被认为是蛋白质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团队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展示了通过该工具设计的6种具有不同用途的蛋白质,证明了EVOLVEpro能够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精确度及效率,使其更有效地与目标结合,进而改善治疗方法或增强其功能性。